来源:全食在线(ID:iallfood)
有人说,短保食品最大的挑战就是供应链,但真的是这样吗?几乎在北方市场,有零售店的地方就会有桃李面包,这个以短保面包而出名的品牌,已经成为北方消费者所认可的品牌。中央工厂+批发的商业模式,是桃李面包能够快速铺进终端市场的关键,也正因如此,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曾经造就了桃李面包的高速增长,但近两年,桃李面包似乎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而后大举进军南方市场的效果也不理想。据桃李面包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为67.59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为5.74亿元,同比下降10.29%。而在2024年一季度,桃李面包营收14亿元,同比减少5.15%,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16.95%。数据看上去并不亮眼,那么盘踞北方市场多年的桃李面包,究竟怎么了,它的全国化战略能否得以成功实施呢?6月4日,在桃李面包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桃李面包表示,目前公司全国布局已经逐渐完成,下一步将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区域性投放,提高公司整体生产效益。那么桃李面包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底气下提出这样的战略呢?首先是产品,桃李面包有着丰富的sku,其中不少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比如醇熟系列切片面包、小热狗面包、桃李铜锣烧、手撕面包、桃李果子面包等等。丰富的产品矩阵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选择,因此桃李面包在便利店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因为能够让不同的消费者感受不同口味的面包。其次就是供应链,目前桃李面包在全国已经有22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有五个,包括广西、长春、河南、佛山,覆盖全国的生产基地是桃李面包能否成功全国化的关键。但是从区域营收上来看,东北地区依旧是桃李面包的营收核心,占其总营收的41.84%,所以桃李面包未来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快速的拓展其他区域的市场,虽然拥有22家生产基地,保证了短保面包的产能,但能否通过成熟的渠道建设让这些工厂的产能稳定的输出,才是关键。目前来看,除了成熟的东北市场和西北地区之外,桃李面包南下所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南方市场,桃李面包的对手不仅是同行,还有来自全家、罗森、711这些便利店的自有品牌。事实上,丰富的鲜食,让南方消费者很少在选择面包作为早餐。所以,桃李面包的最大竞争对手可能不是同行,而是来自便利店系的自有鲜食品牌。三明治、饭团、自有面包,成为便利店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而在消费者眼中,与工业化的短保面包相比,消费者更喜欢当天现做的鲜食,这看起来不仅新鲜,而且更加的健康。